一、檐角铜铃响起的清晨
卯时三刻的晨雾里,我拢着绣金凤纹的广袖,指尖掠过御花园里带露的芍药。这是我在慈宁宫当值的第三十七天,掌事嬷嬷说我的绣工像「彩云追着月亮跑」,却总在教我双面异色绣时摇头——直到昨日黄昏,我在锦帕角落绣了只振翅的蓝孔雀。
时辰 | 当值区域 | 关键物品 |
卯正 | 御膳房 | 青花缠枝莲纹盖碗 |
巳初 | 文渊阁 | 松烟墨锭 |
1.1 初遇四阿哥
那日我在抄手游廊撞见个捧着《水经注》的少年,月白长衫沾着墨迹。他盯着我腰间玉佩上的凤首纹样,突然说:「姑娘可听过《璇玑图》?」后来才知道,这位就是传说中痴迷水利的皇四子。
二、绣针与密信
腊月里替德妃娘娘绣万寿屏风时,我在蚕丝夹层摸到张泛黄的纸笺。用茜草汁显影后,竟是用女书写着「景仁宫东墙第三砖」——这个发现让我在接下来的三个月里,逐渐拼凑出深宫中的隐秘脉络。
- 乾清宫当夜轮值记录
- 御药房消失的朱砂库存
- 咸福宫井底的青铜匣
2.1 纳兰家的玉佩
在文华殿整理古籍时,四阿哥的伴读纳兰容若遗落了半阙词稿。我拾起时,发现他腰间佩着的和田玉竟与我的凤纹玉能严丝合缝地扣合——这让我想起父亲临终前说的「纳兰氏旧约」。
三、雨夜惊雷
惊蛰那晚的雷雨来得蹊跷,我在储秀宫檐下收晾晒的绣线时,瞥见几个黑影抬着木箱往神武门方向去。借着闪电的瞬间,我认出箱角露出的孔雀蓝釉瓷片,与三个月前碎在长春宫的那只梅瓶如出一辙。
日期 | 事件 | 关联人物 |
二月初二 | 长春宫梅瓶碎裂 | 宜贵人 |
三月初五 | 御花园古柏枯死 | 苏麻喇姑 |
3.1 太医院的秘密
借着给太后取安神方的机会,我发现太医院存档的脉案中,有七位嫔妃的诊籍在近五年内被朱笔圈注。更奇怪的是,这些记录都夹杂着梵文药引的批注,像极了幼时在父亲书房见过的南洋医典。
四、凤鸣九霄
当我在奉先殿暗格里找到那卷《璇玑山河图》时,终于明白四阿哥为何总在雨夜测量宫墙下的水流。图纸上蜿蜒的朱砂线,竟与纳兰词稿背面的水文图形成镜像——而这一切,都指向坤宁宫地下那条传说中通往宫外的密道。
- 利用双面绣传递密信
- 通过药膳配方破译密码
- 借佛经抄写遮掩地形图
暮春的柳絮飘进半开的菱花窗,我摩挲着绣绷上即将完成的百鸟朝凤图。远处传来四阿哥与容若争论治水方略的声音,而我知道,当这幅绣品呈给太后的那日,金丝银线里藏着的河道图,将会改变整个王朝的命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