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《魔兽争霸3》的模型制作和调整过程中,模型大小的调整需贯穿不同阶段,但存在三个关键时机对最终效果影响最大:
一、建模初期:比例尺设定(直接影响游戏兼容性)
根据Blizzard官方工具War3ArtTools的技术规范,模型的基础比例尺直接决定了其与游戏环境的兼容性:
二、地图编辑器阶段:动态适配(平衡性与视觉效果)
在魔兽地图编辑器(WE)中,可通过以下参数实时调整模型显示效果:
| 参数类型 | 功能说明 | 调整时机建议 |
|||-|
|缩放比例(显示→模型文件) | 控制模型视觉大小,不影响实际碰撞体积 | 地图布局设计阶段,需确保模型与场景比例协调(如巨魔村庄的图腾柱需放大至150%) |
|碰撞体积(路径→碰撞体积) | 定义单位实际占位空间 | 单位技能开发阶段,例如设置"疾风步"技能时需临时将碰撞体积设为0以实现穿人效果 |
|骨骼绑定 | 调整模型部件相对位置 | 制作特殊动画时(如给剑圣添加披风需重新计算骨骼偏移量) |
关键操作:通过触发编辑器(Trigger Editor)动态修改缩放比例,可实现战斗中单位体型变化(如"天神下凡"技能需瞬间增大模型至120%)
三、后期优化阶段:性能与精度平衡
当模型面数超标或需适配低配设备时,需在Mdlvis等工具中进行最终调整:
1.多边形削减:将高模(如5000面)简化为低模(800-1500面),此时需等比缩小装饰性部件(如兽人狼骑兵的锁链可缩小30%以节省面数)
2.UV精度匹配:缩小模型后需重新排布UV贴图,避免512x512贴图在缩小模型上产生马赛克(典型案例:娜迦的鳞片纹理需放大至1024x1024)
3.动作幅度修正:缩小后的攻击动作范围需与伤害判定框同步调整(如山丘之王锤击动画范围需从200单位缩至150单位)
四、特殊场景注意事项
1.重制版适配:在《魔兽争霸3:重制版》中,模型缩放需额外考虑PBR材质反馈,放大后的金属部件需增强高光贴图强度
2.多人游戏同步:通过触发器修改的模型大小需使用SyncStoredInteger
同步数据,否则会导致不同玩家视角差异
3.物理系统影响:水面交互效果(如单位涉水波纹)会随模型缩放比例变化,需在WE的"环境→水纹设置"中重新定义参数
:模型大小的核心调整时机依次为建模初期比例定型→地图设计阶段动态适配→后期性能优化,三者分别对应技术规范、玩法需求与运行效率的平衡。任何阶段的调整都需同步验证碰撞体积、动作幅度和贴图精度的匹配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