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追古装剧的时候,总听到“可敦”这个词,弹幕里有人念“kě dūn”,有人打“kè dūn”,连字幕组都出现过不同写法。作为历史爱好者,我翻了好些资料,终于弄明白了这个称呼的正确读法。
一、现代汉语中的标准读音
查最新版《现代汉语词典》,“可敦”的注音清清楚楚标着kè dūn。这个发音在央视纪录片《契丹王朝》的旁白里也得到印证,主持人专门强调过“可汗的妻子称作可敦(kè dūn)”。
权威来源 | 注音方式 | 读音标注 |
《现代汉语词典》(第7版) | 汉语拼音 | kè dūn |
《辞源》(第三版) | 注音符号 | ㄎㄜˋ ㄉㄨㄣ |
北京大学《古代汉语词典》 | 国际音标 | [kʰɤ⁵¹ tu̯ən⁵⁵] |
为什么容易读错?
- “可”字单独出现时通常读第三声
- 受“可汗(kè hán)”影响产生的类推错误
- 方言区对入声字处理不同(如粤语保留短促音)
二、穿越千年的发音密码
这个词的读音藏着北方民族语言演变的线索。根据耿世民教授《古代突厥文碑铭研究》的记录,回鹘语中写作“katun”的这个词,唐代汉文典籍用“可敦”来音译。宋朝《广韵》里“可”属溪母字,“敦”是端母魂韵字,对应中古音大概读作/kʰɑ tun/。
不同朝代的发音变化
- 北魏时期:带有鲜卑语特色的/kʰat uŋ/
- 辽代契丹语:接近蒙古语源的/qaʤin/
- 元代白话碑:八思巴文转写为k'e-dun
三、游牧民族的“第一夫人”
别看现在大家为读音犯愁,古代草原上这可是个响当当的称号。《旧唐书》记载,突厥可敦不仅管理后宫,还能带兵打仗。像阿史那·社尔的妻子衡阳公主,作为西突厥可敦,在部落迁徙中起着决策作用。
不同民族的称呼对照
民族 | 本族语写法 | 汉语音译 |
突厥 | 𐰴𐰍𐰣 (katun) | 可贺敦 |
回鹘 | 𐰴𐰍𐰣 (qaɣan) | 可敦 |
蒙古 | ᠬᠠᠲᠤᠨ (qatun) | 哈屯 |
四、现代生活中的应用场景
在内蒙古博物院参观时,讲解员提到成吉思汗的几位哈屯(即可敦),特别说明“现在学术著作统一用kè dūn这个读音”。影视剧里倒是五花八门——前年有部网剧把“可敦”念成“kě dùn”,被观众截图做成了纠音合集。
记得上个月参加草原文化节,主持人介绍蒙古族传统服饰时,说到“可敦头饰的流苏数量代表身份等级”,现场至少有三个人同时小声纠正邻座的发音。这种历史词汇的准确传播,确实需要大家共同留意。
五、容易混淆的相关词汇
- 可汗(kè hán):最高统治者
- 叶护(yè hù):突厥官职名
- 设(shè):军事首领称号
参考资料:《突厥语大词典》麻赫穆德·喀什噶里,《辽金西夏史》蔡美彪,《北方民族的历史接触与语言流变》赵志忠